财务天地

《野蛮生长》

  • 作  者:冯仑
  •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201
  • ISBN:9787508610344页  数:282
  • 尺  寸:版  次:
  • 市场价格:39.00
  • 分  类:商业史传  >  其他图书

引言

冯伦在业界一向以言论麻辣、犀利、性情闻名,总能用生动形象地比喻和有趣的故事把问题阐述清楚。《野蛮生长》,很精彩的一本书,书中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冯伦先生经营企业和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出来的观点,动态审视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生动、有趣,真实、深刻。

编者的话

一个变革的时代,一群过河的人,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一部民营企业和创业人生的心灵史、生死书!地产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著名漫画家聂峻为此书创作插图30余幅。柳传志、王石等强力推荐。

冯仑自言: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习气,士大夫的精神享受;喜欢坐小车,看小报,听小曲;崇尚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内容提要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

三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他所创办的万通公司也伴随着其他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也因此,冯仑对民营企业的所谓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逻辑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民营企业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王石为什么成功?牟其中为什么失败?冯仑通过近距离观察给出了颇具特色的企业家素描。此外,关于幸福、关于金钱、关于伟大、关于女人……冯仑均用他鲜活麻辣的语言进行了解读,书中精辟的语言展现了典型的冯式风格:不麻辣、不深刻、不性情,就不是冯仑。

作者介绍

外形颇似狂放不羁的艺术家的思想者 

浙江省嘉兴人士,专业董事长,十几年来只任董事长一职 

1991年与王功权诸人创办万通,起伏跌宕,波澜有惊,不觉倏已十二载 

喜欢的建筑:中国民居 

喜欢的城市:北京、丽江 

喜欢的运动:远足、越野 

喜欢读的书:《冯氏政论文集》(已印脑海中,2011年出版) 

喜欢的艺术:现代派绘画 

难忘的时光:与万通谈恋爱 

一项很爱好的体育:打乒乓球 

一本很耐人寻味的书:《道德经》 

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枪火》 

一位很欣赏的明星:阿拉法特 

一个很专心的话题:伟大是怎样熬成的 

工作向往: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工商业者 

专业兴趣:玩房子、聪明地投资 

企业经营的关键:平常心、前瞻力 

人生信条:给我顶住!

目录

清清白白的汤唯干干净净地脱(自序)
1.原罪
 原罪是怎样炼城的
 征服:男人愉悦的冒险游戏
 了犹未了与不了了之
 历史的天空
2.合伙人
 江湖聚义
 常务董事会
 打死不做“太平天国”
 江湖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
3.流变
 小倒爷与大企业家
 商贩、工匠与流寇
 汇流与融合
 筑梦踏实
4.投资
 玩时间于股掌之中
 当人成为投资品的时候
 站在未来投资今天
5.管理
 和尚与庙
 五大悖论
 人的管理与管理的人
 特种部队与基地组织
6.金钱
 什么是钱?
 钱的是非
 人一生中的三个钱包
 人心与钱心
 钱心跟着人心走
 老钱与新钱
 花钱的艺术
7.政商关系
 “离不开,靠不住”
 世贸重建的美国故事
 虞洽卿与辜振甫
 “混搭”是王
 认养“立法委员”
8.关系
 什么是面子?
 “成本”与“收入”
 熟人的成本
 忠诚的代价
 关系网的经济规模
9.伟大
 志大才必高
 伟大的状态
 伟大的基因
 伟大是管理自己
 伟大的力量
 伟大的魅力
10.企业公民
 责任边界
 企业公民与公司治理
 阿拉善的故事
11.企业家(上)王石
 不当老板
 一招鲜,吃遍天
 大公有私
 君子三态
 永远做自己的管理者
12.企业家(下)牟其中
 擦肩而过
 范哈儿与张少杰
 倒飞机与放卫星
 “钱是无限的”
 “一生爱错放你的手”
 你不懂什么是饥饿
13.历史
 伟大的阴面
 历史现场
 镌刻人生
 历史的基因和密码
14.幸福
 幸福和欲望
 幸福和自由
 幸福和道德
 幸福和信仰
15.女人
 内当家与合伙人
 贪官的泡妞模式
16.死亡
 公司的四种死法
 与死亡为友
 死亡的困境
 救援机制
 生命钻石

预读

  “原罪”是怎样炼成的

  万通集团公司从一创立就把自己的生日(9月13日)确定为反省日”,以求自警自省、不断进步。记得1996年在海南开“反省会”时,我们就检讨自己,为什么从1991年开始辛辛苦苦做事,公司报表却总也拨不正?反思之后发现其实从根上就错了。于是我想到原罪”、第一宗罪,最早的病变基因是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在讨论时援引宗教说法,把民营企业最初逻辑上的发展悖论和体制环境中一些不妥的制度安排称为原罪”,后来被多数人理解为最初的错误,比如道德上、财务上的。但是到2002年学者们开始讨论的时候,郎咸平等人把“原罪”定义为用不正当手段行贿牟取暴利,这就把“原罪”放大了,把现罪也加在了“原罪”头上。我不赞同这种说法,这和我经历的民营企业发展最初的煎熬不是一回事。我坚持认为“原罪”是最初制度安排上的困境和悖论造成的源发性疾病。

  大概在1995年到1996年的时候,万通的母公司海南万通遇到了非常大的危机,而正是这个危机,触发了我们在“反省日”的讨论和自我检查,从而有了自己的“原罪”认识,并且找到了根治“原罪”的正确方法,那就是资本社会化、公司专业化、经理职业化、发展本土化”。

  我们当时的危机,主要集中在财务和内部组织,以及公司与外部环境的矛盾方面。从财务上来说,我们当时扩张得非常快,主要通过杠杆收购和连环控股的方式,投资了武汉国投,有三个信用社(天津一个,南宁一个,兰州一个);另外还投资了华诚财务公司、天安保险、陕西证券,还有民生银行。一时间,我们成了最招人注意的民营企业。我们接着就通过金融机构互相拆借等方式来扩张,投资在房地产、商业零售以及高科技等许多行业。在扩张过程中,我们的内部组织实际上逐渐被分割开了,深圳那一块在王启富手里,广西那一块在易小迪手里,北京这块归我和潘石屹管,另外,武汉国投、上海万通由我和刘军共管。这样一来,财务资源和公司的经营就出现了很大的错位和冲突,在扩张过程中,财务负担日益加重。当时,用于投资的资金都是以将近20%的年利率短期拆借来的,如果没有60%以上的毛利,投资肯定是亏的;越投,口袋里的钱越紧,越紧就越加摧残手中的金融机构和向更多的人与机构去高息拆借,结果雪上加霜,饮鸩止渴,公司不堪重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一财务危机,实际上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到底有多大能力,我们应当怎样获得健康的投资和扩张的能力,而不是抽风式的变态的能力。这一刹那,我们明白了绝不能用借来的高利贷投资,救治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先卖东西还债,压缩公司成本,甩掉包袱,然后再行增资扩股,引进不需要还的资本金。于是我们就开始大踏步地向后撤,退之再退,直到卖无可卖、退无可退。武汉国投卖了,北京、天津和武汉场内证券回购的席位收回了,三个信用社归入当地城市合作银行,陕西证券卖了,天安保险抵债了,华诚财务公司破产了,东北华联也卖了。总之,这是一个有点类似于后来德隆的财务危机。我们当时把危机原因归结为短债长投”。

  在财务危机的同时,我们又陷入了组织上的危机,实际上就是几个合伙人(股东)在财务压力下面临的选择和困惑。由于谁也想不出万全之策,且又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大家就提出分而治之,广西和深圳被切割出去,潘石屹也自己创办了新公司。所谓组织上的分法,实际上也就是按照谁管哪块就分哪块的做法,同时大概算了一下账,然后基本上按照比较平均的一个数目分给走的人。但是,走的人都拿到了现金,没有拿负债,所有的负债都留在了万通的老根这个地方,由我、王功权和刘军负责处理。所以,合伙人分家在那段时间是最大的组织性危机。

  1996年之后,资产负债还在继续压缩和变卖过程中,但组织切割已经完成。这时,我和功权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选择,就是公司怎么样往下走?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去了一趟美国,跟功权在美国又反复商量了一下,最后我们决定收缩”:把所有的业务集中,压缩费用,压缩人员;国内业务只做房地产,美国万通只做创业投资。做出这一决定以后,就到了9月13日,也就是万通的反省日”,我们照例集中,闭门反省、认真思过。这年的反省是在海南做的,我们在反省的时候,很疑惑万通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财务上出现那么大的漏洞,欠那么多的钱(在1996年的时候,我们欠的钱有六七个亿)?合伙人分开之后资产状况更加糟糕,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几个人不能够继续合作走下去呢?经过认真讨论分析,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问题并不是1995年和1996年才出现的,我们的确背负着与生俱来的悖论和困境;最初的时候一些事情的安排、一些制度、一些做事的方法都存在很大的欠缺和缺陷,有一部分欠缺是自己的局限性,还有一部分缺陷属体制环境所致。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就把这个问题称做原罪”。从那时候起,我们就不断地来检讨自己所谓的“原罪”问题。

  我们发现的第一个悖论是,在中国,人们没有钱才办公司、没有资本